po文tw.yxbooks.com

po文

軍事小說

煦宋中華

第40章 人事變動

設置

字體大小

煦宋中華:第40章 人事變動

    趙煦靜養了,他暫時安靜了,朝堂上卻沒有因為他的安靜而平靜下來。筆神閣 www.bishenge。com不久,呂公著上表向太皇太后請辭相位,表示自己因為年老力衰,準備辭職,回家養老去了。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為了堵官紳百姓的悠悠之口。大臣都把皇帝給氣「病」了,要是沒有人站出來承擔責任,怎麼也說不過去。

    通常大臣因年紀老了,向朝廷請求致仕,皇帝為了給老臣面子,起初都會駁回他的請辭奏章,要到大臣第三次請辭時才會同意。然後皇帝會給老臣一個榮譽頭銜,再賜些路費,讓他能夠風光回鄉。

    太皇太后是真捨不得自己的頭號親信走,雖然事前兩人已經有了共識,但她還是把呂公著的上表給駁回了,不是依禮駁了三次,而是六次。搞到最後,呂公著不得不在高老太太臨朝時當眾出班請辭。高老太太這才答應下來,但還是讓他留在京城。

    呂公著是為了給太皇太后「背鍋」也好,是自己真的年紀大了也好,總之就是拍拍屁股走人了。那他留下的位子由誰來坐呢?按照資歷來說,應該是韓縝,但御史台的那幫諫官不同意。御史中丞劉摯、諫官孫覺、蘇轍(小蘇)、王覿,屢次上奏把韓縝貶得一文不值,說他「才鄙望輕,在先朝為奉使,割地六百里以遺契丹,邊人怨之切骨,不可使居相位」。

    這是說韓縝在神宗朝的時候曾經出使遼國,並代表大宋和遼國進行邊界談判,結果韓縝妥協退讓,沒有堅持原則,讓遼國人占了便宜。雖然「割地六百里」有誇張的成分在,但妥協退讓的確是事實,御史台的諫官就抓住了這一點,猛烈抨擊韓縝,說他不配為相。

    很明顯,一個宰相還沒上台,底下人就開始不服了,以後肯定壓不住場子。這是不行的。韓縝很鬱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宰相之位從自己的眼前飄過。(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太皇太后沒有辦法,只能另選他人。好在她口袋裡現在有的是人,很快新任宰相的人選就出爐了。不知道是巧合還是高老太太對姓呂的特別有好感,太皇太后選的這位新宰相還是個姓呂的,叫呂大防。很快,太皇太后就越級提拔他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讓他接了呂公著的班。

    不僅如此,太皇太后還認為趙煦這次之所以會一反常態地和她唱「對台戲」是因為蘇軾沒有教好的緣故。所以她還讓呂大防成了蘇軾的頂頭上司,直接負責趙煦日後的教育工作。(不得不說,這有點拉不出屎來怪茅坑的感覺)

    這位呂大防是從哪兒冒出來的?怎麼就能入了太皇太后的眼,一下子一步登天,成為大宋文官之首。這前後兩位宰相都姓呂,他們之間有關係嗎?

    事實上呂大防和呂公著除了都姓呂外,沒有一點關係。呂公著是安徽人,出身富貴,是名門高第之後;呂大防是陝西人,是走科舉的正規路子,一步步從基層爬上來的,從出身上講這兩個人完全風馬牛不相及。

    但能被太皇太后所看重並委以重任,呂大防的能力暫且不論,他的政治立場卻是和呂公著一脈相承的。這一點,倒真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了。


    趙煦雖然在靜養中,但自己宰相換人的這種「特大新聞」他還是很快就知道了。太皇太后只是禁止他和大臣的聯絡,並沒有完全切斷他獲取外間消息的渠道。

    對呂公著辭相的真實原因,趙煦雖然不清楚,但他猜也能猜到一些。他倒是沒想到自己的出手會間接造成一位宰相的下台。不過據趙煦所知,呂公著會在元佑四年逝世,距今算起來已經不到兩年的時間了。「他早點退休也好,興許還能因此多活些日子。」趙煦心想。

    至於自己的新任宰相呂大防,趙煦對他了解不多,誰叫他後世沒有出名呢?但趙煦清楚,這位新宰相肯定也是太皇太后的人。至於會不會和呂公著一樣,事事和自己硬頂,暫時還不得而知。

    就在趙煦心裡想著朝廷新的人事變動的時候,他不知道,這位新鮮出爐的呂相國心裡也正在考慮如何處理好和他的關係。

    呂大防是平民出身,他身上沒有呂公著那種出身名門,從小見慣高官所培養出來的底氣。呂公著敢和趙煦硬頂,呂大防不敢。就算是有太皇太后的支持,他也做不到。

    況且呂公著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呂大防雖然不知道呂公著下台的真實原因,但他的下台和皇帝脫不了關係,這一點呂大防是可以肯定的。

    如何處理好和趙煦的關係,同時又不讓太皇太后產生不滿成了呂大防就任宰相後面臨的第一道難題。可是沒辦法,身為文官,誰不想讓自己在百官之首的位置上儘可能地呆久一點呢?

    呂大防可不想「順得哥情失嫂意」,因為太皇太后和皇帝兩邊他都得罪不起。按說這位新宰相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升上來的,對如何處理好和上司的關係應該很有經驗,但問題是他這次遇到的是兩位上司,而且這兩位上司剛剛翻臉,看起來卻又都不是易於之輩。這就足夠讓呂大防撓頭的了,他就此陷入苦惱中。

    不管是從人情還是政治理念的認同上,呂大防都傾向於太皇太后,但皇帝才是名正言順的君主,是自己應該效忠的對象,呂大防多年來受的教育讓他從心裡明白這一點。如果今後帝後再次衝突,從常理上自己應當站在皇帝一邊。到底應該站在哪一邊?呂大防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既然幫哪個都不對,那如果自己兩不相幫呢?呂大防心裡很快把這個念頭消滅了。這是最蠢的辦法,因為他知道如果在帝後之間保持中立,那今後無論誰掌權,自己都討不了好。因為無論是太皇太后還是皇帝都不會允許朝廷的宰相是一個腳踩兩隻船的「兩面派」。

    一時之間,呂首相竟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本章完)



  
相關:    御天武帝  軍工科技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透視邪醫混花都  
搜"煦宋中華"
360搜"煦宋中華"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