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tw.yxbooks.com

po文

科幻小說

嫵媚的人生

第555章 武松在武大家為啥不歡而散

設置

字體大小

嫵媚的人生:第555章 武松在武大家為啥不歡而散

    測試廣告1;;;;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樂筆趣 m.lebiqu.com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金瓶梅里有段故事,講的是武松因在清河縣的景陽岡上打死了一隻老虎,名聲大振,被縣官抬舉,做了清河縣的捕頭。在街上偶遇大哥武大,受武大相邀,一同回了武大的家。潘金蓮見武松「身材凜凜,相貌堂堂」,心生愛慕,不僅好吃好喝好招待了一番,還竭力要武松搬回家裡來住。武松盛情難卻,當日「來到縣前客店內,收拾行李鋪蓋,交士兵挑了,引到哥家。」結果,武松在武大家裡只住了一個多月,便一氣之下搬走了。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讓武松棄兄嫂而去?下面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我們先看武松搬到武大家的第一日,書中是這樣描寫的:「那婦人見了,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旋打掃一間房與武松安頓停當。武松吩咐士兵回去,當晚就在哥家歇宿。」

    ;;;作者寫武松搬到武大家裡第一天的情景時,沒有提說武大,重點只寫了嫂嫂潘金蓮的表現。這裡先用了一個比喻,說潘金蓮看到武松搬到家裡來住,「強如拾得金寶一般歡喜」。

    ;;;武大和潘金蓮一直都過著窮日子,連他們的住房,都是潘金蓮賣了她的首飾,才租下的;正常情況下,他們最大的心愿便是能夠拾得金寶,藉以改善拮据的生活狀態。可是,潘金蓮見武松能搬到家裡來住,其高興的程度卻「強如拾得金寶」。作者的這一比喻,真可謂是一語雙關的揭出了潘金蓮真實的心態。一方面,向我們指出,潘金蓮想讓武松來家裡住的急盼之情;另一方面,向我們揭示出,在潘金蓮的心目中,能找到一個好男人要遠比拾得金寶重要的多,也急迫的多!也就是說,當把「財、色」擺在潘金蓮面前讓她選的時候,潘金蓮會毫不猶豫的舍「財」取「色」。所以,這一句話,便向我們昭示了潘金蓮性格里的本質特徵。

    ;;;為突出表現潘金蓮見武松搬來家住的喜悅之情,作者特別強調了潘金蓮打掃房間的速度,用了一個格外形象的字:「旋」!既形象的告訴我們她打掃房間的速度像「旋風」一樣快,又把她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的情態很形象的展示了出來。可見,作者用詞的水平,真是鬼斧神工!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第二日的情況。這一日,潘金蓮見武松早早起來,「也慌忙起來,與他燒湯浄面。」武松出門去縣裡畫卯,潘金蓮特意叮嚀:「畫了卯,早些來家吃早飯,休去別處吃了。」武松忙了一早晨,沒顧上回家吃早飯,待中午到家,潘金蓮「又早齊齊整整安排下飯。」吃完飯,潘金蓮「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武松不忍看她如此辛苦,提出明日叫個士兵來使喚,潘金蓮馬上表示,士兵不乾淨,還是她自己最合適。

    ;;;這一日,作者仍然沒有提到武大。至此,我們便能看出,武松搬到武大家裡來住的這段日子,作者寫作的重點是潘金蓮和武松。這一日,作者通過潘金蓮早晨「慌忙」起來為武松燒洗臉水;安頓武松回來吃早飯;中午做了齊齊整整一桌飯菜;以及婉拒武松要叫士兵來使喚;這麼幾件事,來表現潘金蓮對武松的情感。

    ;;;這情景,如果出現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是多麼溫馨!多麼感人哪!

    ;;;看潘金蓮這樣的形象,絕對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到那句老話:「長嫂如母」!

    ;;;有人覺得,這是潘金蓮在「裝」!我倒覺得這是她的真情流露!是她真心喜歡武松,在行為上的表現,目的當然是討得武松的喜歡。只不過,潘金蓮心裡想的喜歡,是情人的那種,而武松感受到的,卻是大嫂親人般的那種喜歡。這裡,把武松的誤會和潘金蓮的真情交織在一起,便產生了一種喜劇般的,帶著幾分幽默的效果。如果,我們不聯繫以後的情節,單以前面的情節作基礎,來仔細品味這段內容,似乎還能產生一絲辛酸的感覺。想想:像潘金蓮這樣的美人,本來應該配武松這樣的英雄才是,卻偏偏因為貧窮,因為萬惡的舊制度,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嫁了一位「三寸丁枯樹皮」!這是何等的悲哀!

    ;;;如果我們再聯繫潘金蓮在沒見到武松之前,她在跟武大過日子時,對武大總是惡語相加,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輕浮表現,跟如今她見了武松,這一副溫良賢惠的嫂子、或者妻子般的表現,對比著來看,就會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思考,如果潘金蓮當初嫁的是個武松這樣的英雄!之後,還會有後來那麼惡毒的表現嗎?

    ;;;這樣思考以後,我們可能會驀然發現,潘金蓮見到武松後的這個異常表現,也許正是作者有意讓我們看到的,潘金蓮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是那個可惡的社會,把她整個人生和人性都扭曲了。

    ;;;所以,這既是潘金蓮整個人生的一次迴光返照,也是潘金蓮人性的一次迴光返照。

    ;;;從此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如此賢淑的潘金蓮。

    ;;;面對這樣的嫂子,武松的表現也叫我們驚訝!他先是「取些銀子出來與武大,買餅鏾茶果,請那兩邊鄰舍。」之後數日,又「取出一匹彩色緞子與嫂嫂做衣服。」

    ;;;這兩件事,一個是幫哥哥武大交好鄰居,想讓哥哥一家能夠有一個安然的居住環境。武松之所以這樣做,大概是考慮到自己的生活飄移不定,遲早都會離開哥哥一家,之後怕不能一直照顧他們,提前為他們的將來做些準備。這件事,一方面表現了武松對武大的感情之深,用情之切;另一方面又表現了武松雖是打虎英雄,性格貌似粗糙,卻還有非常精細的一面。這一點,對《水滸傳》裡的武松形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讓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和接地氣。讓我們知道,武松不僅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打虎英雄,也是一個能識人間煙火氣的普通人。

    ;;;另一件是向嫂嫂潘金蓮示好。武松的這一行為,一方面可以理解為是對嫂嫂表達敬意,是對嫂嫂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感謝;另一方面,也是對嫂嫂這一年輕女人表達自己對她處境的同情和理解。且看作者讓武松給嫂嫂的緞子並非一般的貨色,而是「彩色」的。可見,這是他精心挑選的,是花了好多心思的。知道,年輕的女人愛美,愛漂亮的衣裳,所以才特意買了彩色的衣料給嫂嫂。以滿足嫂嫂的愛美之心。武松為什麼如此花心思討好嫂嫂?當然並不是看上了嫂嫂的姿色,而是苦心在幫哥哥武大討好嫂嫂。是覺得嫂嫂嫁了哥哥武大這樣一個男人,有點委屈,想盡力幫著補嘗一二。想藉此進一步拉近哥哥嫂嫂的關係。這心思,實在細膩的很!這讓我們不由的會想,武松若娶了潘金蓮,這小心思一用,肯定會把潘金蓮哄得暈頭轉向,只會一門心思的愛他,分不出別的心思去想別人了。

    ;;;接著,作者便開始精心描述武松離開武大家的那一日。時間是武松搬到武大家一個月出頭的時候,節令是十一月一個「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的日子。一大早,「武大被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了些酒肉,去武松房裡簇了一盆炭火。」然後,就「獨自冷冷清清的立在簾兒下,望見武松正在雪裡,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

    ;;;這是潘金蓮的準備工作,做的非常充分,只待武松回來,實施她對武松的「撩鬥」。

    ;;;第一步。武松近門,潘金蓮先是「推起帘子」,接著問:「叔叔寒冷?」再是伸手要接武松的氈笠。見武松不受自處,便說:「請叔叔向火。」這第一輪試探,全部都是問寒問暖的「小意兒」。完全是一個在家一心等丈夫歸來的賢妻的表現。

    ;;;第二步。跟著,潘金蓮「早令迎兒把前門上了閂,後門也關了。卻搬些煮熟菜蔬入房裡來,擺在桌子上。」接著,便開始一步步的實施她的「撩鬥」計劃。行動上,先是勸武松喝酒,然後是自己陪喝,到後便故意鬆了衣服跟頭髮,吸引武松。語言上,先是勸酒,接著便提,聽說武松在外面養著個唱的,到後就貶低武大。這時候,潘金蓮的「撩鬥」越來越明顯,武松也從最初摸不著頭腦,漸漸明白了潘金蓮的意思。但礙於情面,不好發作,一味忍著。

    ;;;第三步。直接動手。先把手放在武松的肩頭,接著把自己喝了半杯的酒遞給武松讓他喝。語言上借撥火,進一步向武松挑明自己的意思。終於,武松實在裝不下去,也忍不下去。把酒潑了,把潘金蓮一推,口裡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髮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羞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風吹草動,我武二眼裡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最後,「婦人吃他幾句搶得通紅了麵皮,便叫迎兒收拾了碟盞傢伙,口裡說道:『我自作耍子,不直得便當真起來。好不識人敬!』收了傢伙,自往廚下去了。」這一回合,潘金蓮的想法跟武松徹底挑明,兩人從行為和語言都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不歡而散。

    ;;;待武大回來,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武松:「見前後沒人,便把言語來調戲我。便是迎兒眼見,我不賴他。」事情到此,武大雖然明確說自己不信潘金蓮的話,但事情已經被潘金蓮擺在明面上,武松若想保持自己的清白,除了離開武大家,似乎再無別的辦法。所以,便跟哥哥告辭離開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們能夠看明白以下幾點。

    ;;;其一,作者對潘金蓮的性格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揭示。從性格上看,潘金蓮是個把「情」欲放在第一位的人,錢財、感情,這兩樣東西,在她眼裡都不算什麼。同時,潘金蓮又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撩鬥」武松不成,立刻便翻臉,把事情反著告訴武大,讓這件事再無迴旋的餘地。最後導致,她跟武松不僅做不了情人,連親人和朋友也沒得做。可見,她又是個做事情根本就不計後果的人。這幾點,在潘金蓮以後的處事中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從人生上看,這部分內容讓我們對潘金蓮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知道她身上的惡毒,並不是生來就有的,這部分展現出的那一絲潛藏在心底的溫存,便是說明。從這段故事,我們知道,她也在嚮往著美好的人生,也想努力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正常而精彩,可惜,這只是曇花一現。

    ;;;其二,作者對武松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做了更豐富的展示,讓我們在看到武松英武那一面的同時,還看到了他那普通人的一面。他也會體貼女人,交好鄰居,關心大哥,愛護嫂嫂。所以,武松的性格里的那種粗中有細的特徵,在這裡表現的異常清晰。通過這部分,讓我們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知道他不僅武功高強,而且心思細膩,並非一個莽夫粗漢。可見,作者在創作人物時,是立足於生活實際,而並不是憑空捏造,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這相比較《三國演義》、《水滸傳》裡的人物塑造,顯得更生動鮮活,更接近真實的人。

    ;;;其三,通過這段故事,作者向我們揭示了人的理想跟現實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在殘酷的社會現實面前,常常是無能為力的。潘金蓮的理想是能夠找到一位像武松那樣英武的如意郎君,可現實是她只能跟醜陋不堪的武大做夫妻。武松的理想是能看到大哥武大過上夫唱婦隨的美好生活,潘金蓮能夠給大哥武大一個溫馨如意的家庭。可現實是大嫂潘金蓮偏偏對武大不滿意,偏偏喜歡上了他。所以,他眼看著大哥的後院要起火,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幹瞪眼,束手無策。武大的理想是能跟兄弟武松親親熱熱的生活在一起,過上一種其樂融融的幸福生活,可現實是潘金蓮跟武松不能和諧相處,讓剛剛看到一點兒起色的家庭,瞬間破裂,最後兄弟分離。

    ;;;總之,武松在武大家這段短暫居住的日子,能夠讓我們看到許多人情冷暖,對我們認識人和認識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啟發。很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本篇完,請接著看下一章)測試廣告2



  
相關:  入地  解困    修仙從第三次轉生開始  網戀女友竟是九天神凰  神明需要被斬殺  星界使徒  模擬修仙:開局全點悟性了  
搜"嫵媚的人生"
360搜"嫵媚的人生"
語言選擇